中秋、國慶兩節(jié)將至,試圖購買火車票的人正在經歷著從希望渺茫到徹底沒有希望的過程。長時間的排隊等待、扣了錢不出票,甚至是無法登錄網站這樣令人錯愕的情況屢見不鮮,盡管目前還沒有針對上述情況給出一個準確的統計報告,但整個社會對于鐵道部旗下12306訂票網站的憤怒情緒,繼今年春節(jié)之后,早已再一次被點燃。
輿論的質疑點可以預見地集中在了網站設計的招投標過程,而面對接二連三的質詢,鐵道部信息技術中心曾回應“鐵路新一代客票系統建設招標是依法合規(guī)公開進行的”。這樣官氣橫秋的回復,當然無法平復網民的憤怒,包括蘭州大學歷史系大二學生黃煥婷、媒體人周筱赟、律師董正偉等公民,紛紛以書面的形式要求鐵道部公開整個招投標的過程和資金的相關使用情況。對此,9月27日,鐵道部信息化辦公室對招投標過程作出了相對具體的說明。
然而,二次回應對于消除輿論疑慮以及紓解公眾情緒都沒有顯著的作用。相反,因為鐵道部在回應中表揚了12306網站升級成效明顯,而遭遇了網民的再次炮轟。在此前的質疑內容中,包括為何不愿對網站進行分流,以及客票系統招投標的完整信息公開,鐵道部都沒有給出相應的回復。
如果對網民的幾大核心質疑進行梳理,便可發(fā)現,無論是訂票業(yè)務向民間開放的建議遭冷遇,還是系統中標企業(yè)與鐵道部之間的親密關系,都折射出鐵道部對于售票業(yè)務進行壟斷的基本事實。對比早已實現民營化售票形式的機票銷售,鐵道部從代售點形式過渡到網絡售票的途徑,依舊是由鐵道部一家掌握了車票的流向,即使遭遇網絡擁堵的狀況,也絲毫沒有考慮開放該領域。
而有關網絡擁堵的問題,盡管鐵道部試圖以“流量過大”作為擋箭牌,但即使不走分流的形式,第三方網站“alexa.cn”的統計顯示,平常情況下,“12306”的流量低于淘寶網、京東商城、去哪兒網、攜程網;節(jié)假日期間,“12306”的流量會超過去哪兒網和攜程網,接近京東商城,但仍低于淘寶網。而另據專業(yè)人士指出,12306網站系統的價值只有3000萬元,花3.3個億實在令人費解。
但是,所有的疑問如果匯聚到招投標過程,只要細數中標企業(yè)的資質,以及至今未見公開的賬目明細,便可以得到符合邏輯的解釋。據悉,在招標過程中,鐵道部放棄了報價較高的IBM,選擇了報價最低的太極股份,后者的大股東正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盡管鐵道部強硬地認為,在5個投標者中,太極股份得分最高。但是,整個招投標過程信息以及資金使用情況未予公布的情況下,輿論完全可以惡意揣測所謂“打分最高”的背后,可能存在著某些暗箱操作的行為。
無法應對大規(guī)模登錄的網站、糟糕的用戶體驗、說不清的招投標過程,一系列的問題都將矛頭指向了鐵道部壟斷這一點。的確,壟斷是高效透明的天敵,壟斷之下,安有完卵!
相關新聞
更多>>